设计“武汉一日游”路线图、动手体验汉绣 文明实践中心里感受文化的力量
时间: 2024-12-01 20:47:27 作者: 旅游规划设计

  文化,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内容,更是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什么是文化?如何继承发展优良历史传统文化?11月25日,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高一(9)班学生来到江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文明实践大讲堂同探究文化的内涵,走进姜成国汉绣工作室感受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魅力。

  走进江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同学们在讲解员带领下细细参观,看到了窗边的“安静书桌”、墙上“感动江汉”人物事迹简介、摆放着的非遗面塑作品。“在这里,我看到一位位先锋模范人物的事迹,受到他们的鼓舞,充满积极向上的劲头。同时,我也感受到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着新的活力。我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学生包嘉怡说。

  在文明实践大讲堂,教师彭佳媛邀请同学们当起“导游”,分享各自设计的“武汉一日游”路线图。学生黄瑞涵展示了他设计的“文化经典游”:先登上“天下第一楼”黄鹤楼,再去昙华林看看古老建筑与现代设计的交织碰撞,最后来到汉阳门码头坐一趟轮渡,感受江城生活独特风情;卢思歌则把游览重心放在了汉口,她列出了巴公房子、平和打包厂旧址、咸安坊等“打卡地”,带游客感受汉口历史风貌;樊雅婷搜集了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建筑科技馆的相关资料,让游客来场博物馆一日游。

  “同学们设计的路线图真精彩,肯定能吸引不少外地游客来武汉游玩!”彭佳媛说。她介绍,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6亿人次,“文化+旅游”尤其火,不少游客为一场演唱会或音乐节而奔赴特定城市,由此引出了课堂议题:为什么“文化+旅游”这么火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是什么?现场讨论后,师生逐渐明晰: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随后,师生们又在进一步对比、讨论中找出了“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明白了“文化”的含义,同学们再次拿起“武汉一日游”设计图进行优化,并为宣传江汉文化出谋划策。孙一诺说,江汉区的“安静书桌”“城市书房”“江汉夜校”都很有特色,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王良萁说,他想制作一份江汉美食打卡图,向更多人介绍江汉饮食文化。

  课堂上,学生黄瑞涵提出问题:“年轻人喜欢新潮、时尚,但很多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技艺却越来越少人知道。我们应该怎样让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再度‘火’起来?”

  带着问题,师生走进文明大讲堂旁的姜成国汉绣工作室,在交谈、实践中重新思考“文化”的意义。姜成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传承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中,一件件精美的汉绣作品让同学们发出惊叹。

  “人从出生到终结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都会用到刺绣作品,去打理和支撑其文化涵养。”姜成国向同学们介绍,汉绣源自战国时期的楚文化,与长江文化的流传息息相关,在配色上使用类似于红配绿浓艳的重色彩去创造。在现代生活中,刺绣作品可以作为文化载体装饰在日常家居中,因此,刺绣文化传承,人们不仅要有外在手上功夫,更要有内在文化底蕴。

  在姜成国手把手指导下,同学们穿针引线,在实践中体验汉绣的魅力。包嘉怡说:“从最基础的穿线到复杂的蹦针绣法,我感受到汉绣的博大精深,要绣好需要下大功夫。”学生石元齐说:“汉绣作品上,一朵花、一朵云都是一针一线细心绣制而成,太精美了。我想,我们需要有更多人来关注民间传统文化,‘守住’手艺。”

  彭佳媛告诉大家,中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为前提。“希望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在你们心中扎根,引导你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才。”

  城市有城市的文化,校园也有校园的文化。回到校园,师生们筹划起年底的“国潮雅韵,传承经典”校园华服节,希望用一场视觉盛宴带动更多人关注中华民间传统文化。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开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教育。

  学生黄瑞涵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今年九月举行的校园戏剧节——同学们自己当导演、编剧、演员、场务,将《外交强国》《我的青春正当红》《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等剧目搬上舞台,激荡起浓浓的爱国之情。此外,学校“心火”志愿服务队以“我们的节日”为依托,联合社区、高校、家长开展多维共育实践,引导学生在清洁家园、慰问老人、美化社区等活动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学校还开设了古筝、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选修课,鼓励师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美好。一年一度的“纸上芳华,丹青流韵”书法大赛、经典诵读比赛、民族舞比赛等,都成了师生重温经典,弘扬民间传统文化的平台。

  市六十八中学校长汪和平介绍,作为武汉市特色高中,学校坚持五育融合,推行尚美教育,致力于以各类美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以丰富的内容、创新的载体浸润青年学子的文化爱国之心。“未来学校将持续发掘校内外教育资源,逐渐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通讯员倪迅 张梦寻)

Copyright © 2003-2015 网站地图 www.yiston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9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