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与素质教育深层次地融合的背景下,研学旅行成为撬动实践教育变革的核心杠杆。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3年内实现全国中小学研学覆盖率超90%,催生千亿级市场规模,专业人才缺口逾50万。为规范行业发展,现启动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书报考工作。本证书由教育部直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颁发,涵盖课程设计、安全管理、跨学科整合等核心能力认证,持证者可主导学校研学实践、文旅项目开发、营地教育运营等领域,以“行走的课堂”赋能青少年全面发展,在“教育+文旅”融合新赛道中抢占职业高地!
研学旅行指导师的职业定义是策划、制定、实施研学旅游方案,组织、指导开展研学体验活动的人员。
1、制定和实施研学旅行计划:研学旅行指导师需要制定研学旅行计划,明确研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确保活动顺顺利利地进行。这包括收集研学受众需求和研学资源信息,开发研学活动项目,编制实施计划,并解读研学活动方案,检查参与者准备情况。
2、安全管理:指导师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确保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安全。这包括组织、协调、指导研学活动项目的开展,保障安全,并收集、记录、分析有关信息。
3、教学指导:指导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他们会在研学旅行中讲解旅游景点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热情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体验当地文化。
4、沟通协调:指导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学校和旅行社等各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馈,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进行。
5、总结评估:在研学旅行结束后,指导师会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反馈研学旅行成果,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6、课程设计和创新:指导师还需要负责研学课程的设计和策划,确保课程设计符合客户的真实需求,参与课程形式的创新研究,不断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研学市场规模自近年来持续攀升,2023年已达1469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61.6%。这一明显地增长预示着市场的强劲活力。
预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到2026年,研学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400亿元大关,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高位,彰显出行业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
自2013年国务院首次明白准确地提出“研学旅行”概念以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已陆续出台超过50项有关政策,为研学行业的发展构建了稳固的政策框架。
各地文旅、教育部门积极做出响应,推动研学旅行与劳动实践教育的深层次地融合,加强研学教育内容创新、基地评判标准及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
当前研学市场参与者众多,涵盖学校、教育学习管理机关、旅行社等多类型主体,市场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据统计,仅注册在案的研学服务提供商已超过10万家。
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各机构纷纷在研学项目的主题设计、内容深度、形式创新上下功夫,力求通过差异化策略吸引更多客户群体。
增强研学信息化意识和信息素养,能指导学生思想和心理,引导学生正确价值取向
1、旅行社的导游、外联等人员:这些人员熟悉旅业,能够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有趣的研学旅行体验。
学校中小学的教学职工人员:包括教师、管理人员等,他们了解教育需求,能够更好地设计研学旅行活动。
2、研学旅行基地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熟悉基地设施和活动安排,能保证研学旅行的顺利进行。
3、对研学旅行指导师工作有兴趣,并希望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无论是不是具备相关背景,只要对研学旅行指导师工作有兴趣,都可以报考。
4、教育行政部门、文化和旅游政部门管理人员:这些人员了解政策和管理流程,能够为研学旅行提供指导和支持。
5、职业院校从事研学旅行教学研究人员: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能够开发高质量的研学旅行课程。
6、中小学教师及管理人员:他们了解学生的需求,能够设计符合教育目标的研学旅行活动。
7、旅游从业人员、研学基地工作人员:这些人员熟悉旅游和研学基地的操作流程,能够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8、社区教育工作者:他们了解社区资源和需求,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研学旅行服务。
9、高校教师:他们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够开发高水平的研学旅行课程。
10、教培机构校长、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这些人员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能够为研学旅行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11、景区、景点中层管理者与研学部骨干:他们熟悉景区资源和活动安排,能够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进行。
12、其他符合条件且对研学有兴趣并愿意从事研学领域工作的人员:无论是不是具备相关背景,只要对研学旅行有兴趣并愿意从事相关工作,都可以报考。
1.职业技能在线学习项目是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颁证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央电化教育馆是教育部直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教育技术事业单位,是中国教育部所属负责电化教育的专门机构,于1978年经同志亲自批准成立。